不銹鋼電阻器雙向不銹鋼組織中鐵素體相占50%,一般較少相含量最少也需要達到30%。雙相不銹鋼電阻的開發始于20世紀30年代,當時是為了解決高碳不銹鋼的晶間腐蝕問題。到目前為止,雙相不銹鋼電阻已經發展到第3代:
1.第1代
以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開發的329型不銹鋼電阻為代表,被廣泛應用于硝酸裝置的熱交換器管道。20世紀60年代中期,瑞典開發了專為提高耐氯化物腐蝕斷裂的3RE60型雙相鋼,但因碳含量較高,一般用于鑄鍛件。
2.第2代
20世紀70年代以來,隨著二次精煉技術、真空精煉技術及連鑄技術的普及發展,超低碳鋼的生產較易實現,00Cr22Ni5Mo3N是第2代雙相不銹鋼電阻的代表。該鋼種在20世紀70年代由瑞典研制成功,材料牌號為SAF 2205,對應的美國牌號為UNS S31803。
3.第3代
20世紀80年代后期,第3代雙相不銹鋼電阻開發成功,主要牌號有SAF2507等。其特點是超低碳、高鉬、高氮,具有優良耐孔蝕性能,其耐點蝕當量PREN大于40。
21世紀,雙相不銹鋼電阻主要朝兩個方向發展:一是節鎳,如S32101、S32003鋼等,該鋼種既有較好的耐腐蝕性,又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,能替代304、316不銹鋼電阻。二是更具有耐腐蝕性,如2507、2906超級雙相不銹鋼等,具有良好的耐點蝕、耐應力腐蝕性能。
相關產品:戶外型不銹鋼電阻箱1
返回晶犀網首頁>> |